07-3435005

腎友飲食新觀念:
營養管理「加法」和「減法」一樣重要

童綜合醫院腎臟內科 吳再坤教授
2021.01.29

進入透析人生,多數腎友都建立了基本衛教觀念,留意哪些食物應該避免。但是不少腎友反而因此變得什麼都不敢吃,營養狀況一直不好,對健康反而有更大的危害。比起專注「減少攝取」的飲食控制,腎友更應該學會的是「減法」和「加法」兼具的「營養管理」。

 

「最近這幾年,其實我們更常看到的是營養狀況不好。」童綜合醫院腎臟內科醫師 吳再坤教授表示,有些腎友飲食控制得太嚴謹,導致不斷消瘦下去,肌肉量也「溜滑梯」下滑,體力、身體功能都越來越不好。「在飲食管理上,要先分析這位腎友營養屬於營養足夠或不夠的族群,因為對這兩個族群,需要的飲食建議完全不一樣,也須依照每一位腎友不同的狀況來調整。

 

營養夠不夠,怎麼看?

吳再坤醫師說明,營養足夠是一種狀態,例如腎友的精神氣色、行走活動的能力,整體肌肉量都足夠,身形也和一般人相近,就可初步判斷為營養足夠。臨床上的評估方式可透過抽血檢查血液中的白蛋白、膽固醇含量,有些透析中心也會透過專為腎友設計的身體組成量測儀器,定期監測水份、脂肪、肌肉和骨骼量是否下降,以評估體內因應營養需求的變化。

 

營養管理「加法」項目:熱量、蛋白質都要夠

提起腎友需要補充的營養素,不少人會直接聯想到蛋白質,吳再坤醫師指出,其實最優先考慮的應該是熱量是否足夠。「身體的熱量如果不夠,會消耗體內的蛋白質;過量蛋白質代謝時會產生酸和氨,也會增加腎臟負擔。所以整體飲食管理上熱量是第一優先,因此吃的東西量一定要夠,不可以偏廢。在熱量已經充足的情況下去管理蛋白質,你會發現其實很多東西裡都有蛋白質,例如各種肉類的蛋白質含量都很高。」

在腎友的「安全飲食」方面,吳再坤醫師也建議腎友多選擇「原型食物」,因為越是加工過的食品,磷的含量就可能越高。例如牛排切薄片簡單煎過撒鹽,不要額外添加醬料,就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,紅肉又比白肉更能兼顧補血的含鐵量需求。

 

高齡腎友牙口不好要當心!可評估牙齒重建和選擇柔軟好吞食物

高齡腎友牙口不好、咀嚼不易,也是導致營養不良常見的原因。解決方法包括牙齒重建和選擇柔軟好吞食的食物,例如一般人控制體重時不敢吃的優酪乳、起司等高熱量食物,對這類營養不良的腎友反而是很好的熱量來源。「當然吃這些東西可能會有鉀、磷的問題,但是相對之下營養不良是更迫切的問題,還是要先讓熱量足夠後,再考慮一些易攝取的蛋白質作為輔助。」腎友一般一天吃4~5顆蛋白都不算過量,蛋黃則以一顆為上限,如果怕吃多了會膩,可選擇肉燥、肉鬆等作為折衷替換。坊間也有專為腎友設計的營養補充飲品,可與一般飲食搭配,不建議完全替代三餐。

 

營養管理「減法」項目:磷、鉀、水份

在腎友飲食調控的三大項目中,磷是最容易被腎友忽略的一項,一方面磷的併發症偏向長期,同時「要多吃又要磷低,大概是兩個很相違背的一個準則。」吳再坤醫師表示。因此在磷的控制上,吳再坤醫師認為營養充足、均衡依舊是第一優先。透析中心也都有各類食物含磷和蛋白質「CP值」的比照表供腎友對照,可以從中找出高CP值(低磷、高蛋白質)、自己又喜歡的飲食 (如有需要,建議依個人需求諮詢您的營養師)。

「除了營養不足的病人之外,其實多數人都是量太多。另一個我比較常給腎友的建議是不用吃太飽,五六分飽不會餓即可。」

腎友飲食調控重點:磷離子、鉀離子和水份攝取量




熱量最好的來源是醣及油脂,但有糖尿病、高血壓等共病的患者怎麼辦?

吳再坤醫師說明,血糖升高的原因,是因為攝取的糖份無法轉換為能量,「較好的方式應該是營養足夠後,再透過藥物等方式好好控制血糖,才是真正對身體好。」他表示,這幾年看到部分病人因為不敢吃,營養不斷變差。「其實這樣有點捨本逐末,應該營養足夠後,再來看怎麼『微調』飲食內容,讓他可以吃到他想要的東西,但是又不會讓併發症增加。」

最後,吳再坤醫師也進一步提醒,腎友的飲食營養是動態管理,醫護團隊會依據每月的抽血報告不斷提醒,「有時提醒到腎友都翻臉。」醫護團隊的用心,也需要腎友和家屬的配合,透過落實飲食管理,讓每一位腎友都活得健康、快樂。




※本文內容為採訪童綜合醫院腎臟內科醫師 吳再坤教授,原文刊載於康健雜誌官網《腎臟照護指南頻道》,版權所有,本刊圖文非經同意不得轉載。 

※本文僅為衛教資訊之分享及参考,如有任何疑問,請務必先諮詢您的醫師。

 

文章更新日期:2021/01/29


瀏覽數28,883 分享: 
相關新聞&文章